

齐鲁法治(东营讯)张加强 走进东营区史口镇劳家村葡萄种植基地,一座座温室大棚井然有序,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银色的光芒,仿佛农民的“银仓”。走进大棚,一棵棵葡萄树蜿蜒盘旋,密匝匝的葡萄,似座座珍珠塔,如堆堆翡翠珠,像一颗颗又大又光泽的“猫儿眼”,圆润饱满,使人口生蜜意,甜沁心脾。

近年来,劳家村结合实际和市场需求,借助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积极探索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蔬菜大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逐步做大做强葡萄大棚种植产业。“目前我们劳家村特色葡萄种植大棚已建成13个,种植葡萄30亩,其中阳光玫瑰25亩,每年一茬,亩产4000斤,年产10万斤;巨峰5亩,每年一茬,亩产4500斤,年产22500斤。”劳家村党支部书记商光彩高兴地说。
劳家葡萄种植还有一个特点——一棚多产。大棚里,葡萄树下是一列列已经发芽的菜花、木耳菜等作物。“我们这个葡萄树因为要搭棚架果,间隔都比较大,为了充分利用大棚土地,就在树下再种些当季的蔬菜,卖菜的收入也不少,一年下来将近2万元。”商书记自豪地介绍。

“劳家村的葡萄虽然果皮偏厚,但是颗粒饱满,果肉汁水多,口感非常好,市场销售很不错。”来自滨州的葡萄订购商刘师傅边装车边说。绿色种植,自然生长,劳家村始终坚持以品质为导向,对葡萄的生长环境、栽种时间和肥料使用等全程管控,着力提高葡萄口感与产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葡萄订单量的持续增加,不仅增加了种植村民的收入,也为附近村民增收致富、养家养老提供了一条途径。“家里老人小孩都需要照顾,我不便长期出远门打工。村里种植葡萄,我不出村就能挣钱补贴家用,规模化的管理也不耽误我农闲时到镇上打打零工。”村民于向东兴奋地说。

如今,像劳家村葡萄种植基地、劳家村西菜园等特色农业产业,在史口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史口镇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产链”的发展思路,借助现代物流及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种植技术,激活农村市场经济活力,推动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特色经济发展格局。接下来,史口镇将继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带动乡村发展,让农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不断拓宽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