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
齐鲁法治(潍坊讯)李春军 近年来,潍坊寿光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潍坊市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落细,探索法治乡村建设“寿光模式”。
齐鲁法治(潍坊讯)李春军 近年来,潍坊寿光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潍坊市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落细,探索法治乡村建设“寿光模式”。
“三项结合”统筹法治乡村建设体系。与年度重点工作相结合。将法治乡村建设列入寿光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和守法普法工作重点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先后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云”讲堂1000多场次,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法律知识等内容“飞入寻常百姓家”。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组建乡村振兴法律服务团,围绕实施乡村建设,重点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点工程提供法律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撑。
“三治融合”构建法治乡村治理格局。以自治增活力。在农村推行党组织领导下“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的村级治理“三自”工作法,严格落实“五议三公开”制度,通过民主自治有序管理村级事务。以德治扬正气。广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传承、道德模范评选、敬老饺子宴等活动,大力宣传传统美德,倡导公序良俗,助力构建文明乡风。以法治强保障。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将普法融入农业农村管理、执法监督和公共法律服务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等制度,使村务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支队伍”盘活法治乡村内在活力。配齐法律服务队伍。选拔92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选拔培育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法律援助明白人”3072名。建强人民调解员队伍。聘用网格员、法律顾问、“乡贤”或“五老”人员3000多名,打造政治合格、熟悉业务、热心公益、公道正派的专兼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壮大普法宣传队伍。从传统文化讲师和法律专家中选聘普法宣传员157名,围绕农村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劳资纠纷、工伤、婚姻家庭等方面的问题,持续开展“法治夜校”“法德共进”等宣讲活动380余场次。
“三大创建”激活法治乡村建设引擎。强化平安乡村建设。在加强“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法治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先后成立志愿调解、平安巡防、公益律师、 “有事好商量”等服务队伍,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纳入法治建设总体规划,抓好典型示范。目前,寿光市共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个、省级7个、潍坊市级51个。推进无讼村庄建设。整合公证、律师、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首创“无讼超市”工作模式,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推进“无讼村庄”建设。
“三个提升”丰富法治乡村建设内涵。提升村民法治素养,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韵”法治文化阵地,建成镇村法治广场(游园)26个,村居法治一条街、法治橱窗1275个,营造抬头见法、触手可及的法治氛围。提升农村事务法治化水平。在村居实行合同审查备案制,凡新签、续签合同全部经法律顾问审核把关,土地流转、集体资产处置、安置楼房分配等事务由村居法律顾问全程提供法律服务。2018年以来,寿光市持续组织开展农村综合治理,清整合同档案、清算往来款项、清查集体资产资源、清洁环境卫生、清除信访隐患,强化基层基础。提升村民幸福指数。通过开展文明寿光、法治寿光、平安寿光创建等活动,丰富文明实践、优化法治服务、深化矛盾化解,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和谐氛围,让百姓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责任编辑:大手拉小手
联系我们:0531—83146857 |
地址:齐鲁法治网-齐鲁法治网 |
邮箱:3011391783@qq.com |
电话:0531—83146857 邮箱:3011391783@qq.com Copyright @ 2022-2025 by www.ql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齐鲁法治网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山东警讯传媒有限公司 |
鲁ICP备20024717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