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齐鲁法院 >
热 门 文 章
1•潍坊市寒亭区检察院召开202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2•潍坊市寒亭区检察院春训进行时 文化润检心 奋进新征程
3•【坊检特辑】坊子区检察院“检察护企”服务站揭牌成立
4•潍坊市寒亭区检察院新春走访送祝福 岁寒情深暖人心
5•潍坊市坊子区检察院趣味运动会又来啦!
6•济宁市任城区检察院开展庆祝“中国人民警察节”系列活动
7•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
8•潍坊市检察院青年干警创新亮点第五突击队工作座谈交流会在坊
9•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法治守护半边天 携手建功新时代
10•潍坊市寒亭区检察院组织开展“三八”妇女节活动,凝聚巾帼力
最 新 文 章
1•增强法治意识,共同守护成长 ——省检察机关走进东营市利津县
2•【坊检特辑】坊子区检察院“检察护企”服务站揭牌成立
3•山东省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到寒亭区检察院开展调研座谈
4•潍坊市寒亭区检察院预防性侵家长课堂开讲啦“青未了”与您一
5•潍坊市坊子检察院护企 为企业发展增添“法”码
6•潍坊市检察院青年干警创新亮点第五突击队工作座谈交流会在坊
7•潍坊市寒亭区检察院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系列活动
8•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检察院召开一季度工作推进会
9•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法治守护半边天 携手建功新时代
10•潍坊市坊子区检察院“检察+工会” 协力守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泗水县“五个创新”助推普法宣传走深走实

济宁泗水县以法治泗水建设为总抓手,创新普法理念、普法机制和普法方式等“五个创新”,做到精准普法、高效普法、高质量普法,助推普法宣传走深走实。

    齐鲁法治(济宁讯)李春军   为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济宁泗水县以法治泗水建设为总抓手,创新普法理念、普法机制和普法方式等“五个创新”,做到精准普法、高效普法、高质量普法,助推普法宣传走深走实。
    一、创新普法理念。一是树立普法就是服务的理念。凸显普法的引导性、普惠性和公益性,在普法过程中强化服务意识,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在服务中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二是树立供需平衡理念。注重供给侧改革,在精准分析掌握群众的法治需求基础上,开展对象化、分众化普法宣传。印发《关于“订单式”宣讲民法典的通告》,实行“订单式普法”“菜单普法”,普法对象可按需求“点单”,我们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对法律的不同需求,编制出内容丰富、分门别类的个性化“普法菜单”,利用“法润泗水”电视栏目精准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讲座、法律培训等法律服务,从过去“我讲什么你听什么”转变为“你需要什么,就讲什么”,为不同群体带来听得懂、学得快、记得住的法律知识。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订单式”普法活动200余场次,有效推动了普法工作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三是树立有效传播理念。既注重宣传形式,更考虑宣传内容,通过动人情、暖人心的普法宣传,推动普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防止自说自话、无效传播。
    二、创新普法机制。一是着力构建社会大普法工作格局。先后制定出台了《泗水县“八五”普法规划》《关于实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任职考法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动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的意见》《关于深化普法宣传活动大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工作方案》等10余份文件,健全完善工作体制机制,集合社会各方力量,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普法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完善普法与管理、服务融合机制。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推动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加强对管理服务对象、对本行业本单位人员的普法,寓宣传教育于管理服务之中。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履职评议制度,制定出台《关于在全县国家机关开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履职评议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适用范围和内容、遵循的原则、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确保评议活动有章可循,组织全县28家机关单位依据评议标准,对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情况,包括普法工作开展、组织领导及保障、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媒体普法等工作全面进行了自查评议。同时组织协调40多个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法制宣传进社区,法律知识面对面”暨法律夜市活动100余场次。三是完善社会普法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普法的积极性,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投入、公益赞助等途径,支持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
    三、创新“普法+”模式。一是推动普法与地方文化建设融合。坚持普法与“送戏下乡”有机结合,开展“法治文艺乡村行”活动。在千场“送戏下乡”活动中,每场都安排法治文艺节目;在送电影下乡活动中,加播20分钟的《今日说法》等法治短视频。坚持普法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结合,开展“法律与文明同行”活动。在县、镇街、村(社区)文明实践活动中心、站、主题公园(广场)等活动场所增加法治元素,彰显法治精神。二是推动普法与法治实践融合。与以案说法相结合,注重在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实践过程中开展普法,通过专项普法、法律服务、人民调解、三官(法官、检察官、警官)说典(法)、法治实务等举措,推动执法司法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对执法对象、服务对象和相关人员开展法治宣传。健全完善了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完善村(社区)、镇街法律顾问制度,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每周说法”和“一月一堂法治课”活动,镇街法律顾问团开展“一季一培训”活动即每季度法律顾问团成员对“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及村(社区)两委干部进行法治培训。与“儒学讲堂”相结合,积极探索法治与德治有效结合的具体途径,吸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热爱法治宣传工作的人员进入专家人才库,每年利用“乡村儒学讲堂”宣讲法治,在全社会形成“重法厚德、法德并举”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开展大型法治宣传活动120余场次,举办法治讲座、培训和以案说法200余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10万余份。
    四、创新“智慧普法”。一是完善提升“泗水县国家工作员人学法用法考试平台”。增加模块,提升功能,内扩容,外链接,不断丰富学法内容、创新学法载体,更好地适应干部群众学法考法的需要,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今年,全县各党委组织学法活动60次,举办科级领导干部法治政策理论学习班2次,300名干部参加了培训。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任职法律知识考试,全县领导干部累计参加学法考试3000余人次,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1.6万人次。二是大力推行“智慧普法”。在县民法典主题公园、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亭”,24小时提供法律服务、智能解答法律问题,全天候“不打烊”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全力推进“互联网+”普法,打造网上普法窗口和阵地,探索运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传播法律知识,打造“指尖上”的微宣传、“掌心上”的微平台,实现学法零时差、零距离。三是推出的普法宣传海报和拍摄的普法情景剧等短视频。推出宪法、民法典和信访法规系列普法海报及普法情景剧,将生动形象的图文结合普法信息的普法海报、剧情式的普法短视频,转至工作群和微信塔群,转发至朋友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流量优势,有效扩大普法受众面。先后推出宪法、民法典和信访法规系列海报26期,拍摄普法情景剧、普法短视频4期,让群众在零碎时间打开朋友圈或群聊就可以学到法律知识,创新又走心的普法方式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五、创新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一是实施民法典“亮化提升”工程。泗水县民法典主题公园设计高端、布局严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在全市民法典主题公园建设交流观摩评比活动中,荣获第一名。在此基础上,加强声光电设计规划,进一步美化亮化民法典主题公园,夜间的民法典公园更加光彩夺目,更加方便傍晚在公园纳凉、锻炼的市民学习民法典。二是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建设。推进村(社区)“法治、德治和自治”融合,开展以“四民主三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国家、省、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今年以来,创建申报圣水峪镇南仲都村评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泗河街道圣源湖社区评选“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开展“法治典型”培树活动,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法治内涵和道德精神,打造一批“法治镇街、法治单位”示范点,做到以点带面,全面推开。三是建设网格普法宣传矩阵。利用社区网格运转灵活高效、管理规范有序的优势,建立与“三官一律进社区”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把全县13个社区120名网格员及两委干部培养为“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依托小网格,实现法治宣传“体系化、专业化、精准化、常态化”网格普法模式,提升基层法治宣传工作的广度、深度、精度,消除法治宣传“盲区”,彰显小网格大作为。

责任编辑:于清林

分享按钮

友情链接

至顶 中部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