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河口法院召开少年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
东营河口法院召开少年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
齐鲁法治(东营)赵永翠 12月17日,东营河口法院召开少年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党组成员、副院长程德刚通报了2024年河口法院少年审判工作开展情况,党组成员、审委会专职委员韩安民发布了少年审判工作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
2024年少年审判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河口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探索少年审判改革思路,全面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双向保护、特殊保护、优先保护,为1%的案件付出100%的努力。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审判质效。落实涉少刑事、民事案件集中管辖、集中审理要求,探索涉少案件首审责任制。2024年以来,审结涉少刑事案件6件7人,服判息诉率100%;审结涉少民事案件15件,服判息诉率93%。
二是发挥职能作用,推动校园安全先议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对1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1起在校学生严重不良行为事件启动校园安全先议程序,对达不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行为人制定了思想矫治计划,开展了4期法治教育,有效扭转了行为人的不良思想,提升了法治素养。
三是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功能,加强涉少案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发出《家庭教育令》《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主动履责承诺书》各4份,开展了2期家庭教育强制指导,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必修课;在涉少刑事案件家庭教育指导中探索形成的“庭前、庭中、庭后”三步走工作法被《人民法院报》刊发。
四是持续擦亮“法润青春 护航成长”少审品牌,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青少年模拟法庭”“送法进校园”等宣传活动41场,为未成年人提供沉浸式法治体验平台;打造“以案说法”精品案例及法治教育精品课程,一起在校学生侵权案例被“学习强国”等权威平台展播,一名干警在山东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五是提升软硬件设施水平,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深度赋能。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课件库,为法治副校长及法治讲师深度赋能;持续优化改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获评山东省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典型案例,相关做法被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报道。
六是引入司法社工个案委托,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与专业社工组织就涉少案件个案委托司法社工服务项目签约,以“法院+社工”模式,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和帮助。
少年审判工作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
2025年,河口法院少年审判工作将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秉承“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聚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两条主线,抓牢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着力点,营造全方位立体保护工作格局,推动少年审判工作再上新台阶。
1.立足审判职能,凝心聚力提质增效,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严格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依法惩治与帮助教育并举,感化挽救与预防再犯并重。
2.以“零容忍”的态度从严惩处侵犯未成年人权益及胁迫、引诱、欺骗未成年人实施有组织犯罪等案件,全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加强未成年犯的判后跟踪帮教工作,依托“育新学校暨社区矫正法律课堂”的职能作用,联合“五老”队伍,助力服刑完毕的未成年犯顺利回归社会、回归学校。
4.持续扩大家庭教育指导的社会影响力,确保一案一发令、一案一指导,以司法力量弥补家庭教育能力的不足,促进未成年人家法共育。
5.持续推动校园安全先议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大幅提高全区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覆盖率,试点“重点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计划”,丰富矫治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心理矫治工作。
6.有效延伸司法服务触角,主动融入社会治理新格局,深化部门协同联动、同向发力,全力推动涉法涉诉未成年人法律支持体系和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7.推动“以案普法”机制常态化、制度化,选树一批典型案例向学生进行法律解读,切实把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案事件依法解决过程变成“以案普法”法治课,促进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提升。
8.实施少审品牌提升计划,不断丰富、细化品牌内涵,打造系列子品牌,为各项少审工作开展提供品牌支撑;充分发挥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作用,创新打卡模式,不断丰富活动类型模式;批量打造少审文创产品,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教育活动。
责任编辑:赵永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