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
2022年5月份以来,白沙河街道树牢“实在实干实绩”导向,249名街村干部坚持俯下身子,扑在基层,化身“小白”持续开展“小白来敲门”大走访行动。
齐鲁法治(青岛)吕高波 2022年5月份以来,白沙河街道树牢“实在实干实绩”导向,249名街村干部坚持俯下身子,扑在基层,化身“小白”持续开展“小白来敲门”大走访行动。广大“小白”采用面对面唠家常的方式,敲开群众家门、走进田间地头、迈入工厂企业,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的困难诉求,以化解矛盾诉求、完善源头治理为出发点,真正把准了群众的所思所想,解决了群众的所忧所困。截至目前,共走访居民21500余户,发现问题1560件,已调处化解问题1090余件。“小白来敲门”在平度市级多次重大会议上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组织部部长宣传推广;《农村大众》头版单条以《现在起 咱街道的全体干部都叫“小白”》,《青岛新闻》单条以《提升作风能力 争做实干家|平度市:全面开展“小白来敲门”提高群众满意度》,《青岛日报》综合稿以《万名干部“走街串巷”连心走访》等为题进行了刊发;市直部门、兄弟镇街等近10批次考察团到白沙河街道参观交流。
一、“小白来敲门”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全员行动“压担子”,吹响矛盾诉求化解集结号
为确保矛盾诉求化解工作各项要求落实到位,白沙河街道以“敲门行动”为抓手,细化职责分工,街道站所、管区、村庄干部迅速集结,组成“1+1+1”敲门行动小组,全部下沉,对全街道近26000户居民、7000多家市场经济主体展开全面摸排,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队分组入户,通过“面对面”聊天、唠家常的方式,了解百姓、企业主和工商户诉求。班子成员深入包抓联系管区,实时跟踪指导,及时准确掌握汇总排查情况。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日研判、日报告、日调度制度,落实“早报进度、晚报结果”,对重点矛盾纠纷进行研判处置,迅速推动排查结果转化为调处成果,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落实。
(二)广泛铺开“过筛子”,守好风险隐患化解安全门
“敲门行动”利用双休日时间,逐户进行走访摸底,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需”,优服务基层方法“问计”,听真实社情民意“问情”,谋全街道发展思路“问政”。每到一户都发放“小白来敲门”大走访调查问卷,询问基础教育、基本医疗、文体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耐心解答。针对走访过程中群众提出的问题,按照“红橙黄蓝”等级作出初步划分,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详细做好记录、汇总台账,提交管区、职能站所解决;对重大、疑难类纠纷,由管区提报“小白来敲门”行动领导小组研究制订方案,梯次化解。同时,对一些暂时联系不上不在家的人员进行标注,继续走访,力争做到入户走访全、问题了解全、政策解释全、汇总记录全。
(三)田间地头“指路子”,系好联系服务群众情感线
不只是走街串巷,怕耽误农忙,“小白”们还来到田间地头,将走访送到群众心间。他们用“铁脚板”丈量辖区角角落落,真正的做到了了解民情、民需、民困、民忧。“我的小麦长势一直不好,有没有农技专家能帮我看看啊?”在地头上正看着倒伏的小麦不住叹气的老娄,看着包村干部走过来,赶紧诉苦。“没有问题,我们街道有庄户学院,里面有好多知名的土专家,您的问题我登记下来,马上对接相关工作人员,之后专家会和您联系!”包村干部小庞急忙打开《白沙河街道敲门行动社情民意台账》登记了问题,并将带有自己电话的联心卡递给了他。老娄一听,乐了半天,“太感谢了,可一定要快点啊”,“放心,专家争取明天就到”。“敲门行动”,让街道工作人员系牢与群众的“情感纽带”。
(四)攻坚化解“去难题”,筑牢和谐建设保护网
近日来对河崖网格进行敲门走访时,村庄不少村民都向前来走访的管区主任崔洪伟反映本村路灯亮度低或直接不亮的问题。“小白”崔洪伟在收到村民对该问题的反馈后,立即将该问题汇报给了街道“小白来敲门”行动领导小组,并向小组详细地反映了路灯不亮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最终给河崖网格争取到了20盏新装太阳能路灯。如今,一盏盏新装的路灯让夜晚的小村庄亮了起来,村民李洪强大哥欣慰地说到:“崔主任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呀,如今路灯亮了,我们下班晚了路上更安全了,下班回来得早晚上出去遛弯也更方便了!”
二、“小白来敲门”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小白来敲门”实施以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企业满意度明显提升,基层干部面貌焕然一新,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2022年至今,上级交办信访事项137件,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上级共交办重点信访积案12件,已全部化解。街道被青岛市委、市政府评为“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维稳安保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一)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街道以“小白来敲门”行动为契机,深入群众,聆听百姓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坚持从群众最关注、最紧迫的事情做起,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如,“小白”王敏在对街道青岛蓝海华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进行走访时了解到,该企业为满足订单增长需求,近期新招聘了一批技术工人进入企业,但由于企业的职工宿舍前期已安排满,因此新招技术工人的住宿便成了难题。为尽快帮助企业解决员工住宿困难,王敏立即将该情况反映给了街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在了解到企业的诉求后立即行动,在企业周边摸排了7个场地,跟企业一块进行了逐一挑选,在不到半个月内迅速选定了合适的宿舍,并组织水利站、供电所等职能部门对水电配套进行了完善,让企业员工住得舒心。优质的住宿环境,最终让新招聘的技术工人在企业落地生根,企业也成功留住了人才。
(二)办妥了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
一批批侵占公共资源、环境脏乱差等百姓关心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架架健身器材、路灯等便民利民设施相继修复,居民生活更加方便;一笔笔扶贫、补助资金快速发放到群众手中,兜底了群众利益。如,大孙戈庄网格,“小白”王璐瑶在进行走访时,了解到村民王平的丈夫2017年去世,其本人也在近期因患病导致走路困难,失去了劳动能力。现在王平一家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孩子还正在上学,一家人的生活已难以为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杨璐瑶立即帮助王平准备了残疾人定所需要的材料,经过市人民医院的残疾认定后,市残联立即为王平发放了残疾证。在帮助王平取得残疾证后,杨璐瑶还立即联系了自己所在部门负责低保认定的同事对王平一家开展入户走访,耐心询问、详细了解王平家的实际生活情况并查看家中的基础设施,在确定其满足低保认定要求后将其纳入了低保管理。在完成对王平一家的低保认定后,考虑到王平丈夫去世,王平本人又是重残,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在为王平办理完低保后,考虑到其儿子尚未成年,仍在读书,又为其儿子申请办理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如今,王平一家每月的保障金近三千元,一家人顺利度过了生活的困境。现在,碰到到村子里走访的“小白”杨璐瑶,王平常常对她说:“璐瑶啊,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们几乎没费啥心事,就享受到了国家对我们的照顾。”
(三)深化了干群之间的血肉联系
不少群众反映,原来诉求的好多问题都没人管理,现在有人上门来详细咨询,并提出解决办法,过后还会实时查看解决进度,感觉干部就在身边。以前干部走访,群众爱搭不理,有的还讽刺挑事,现在笑脸相迎,主动打招呼啊,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如,——您好!这是咱街道的“小白来敲门”联心卡,上面有管区主任、包村干部和村庄负责人的姓名和电话。您有什么需求,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我现在就有个问题,找你能解决吗?——您反映的情况、提出的建议,我们都会写进“白沙河街道‘敲门行动’社情民意台账”。能现场解决的,我给您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我会反馈给相关部门,街道党工委将安排专人来帮您沟通解决。这是活动开展以来,“小白”和群众交流的话语模式之一,群众舒心、干部贴心。
三、“小白来敲门”工作的经验思考
“小白来敲门”的顺畅运行,有效破解了困扰基层多年的群众民生诉求、基层执法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疏通了社会发展的“神经末梢”,用优质的服务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当地干部找到了做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总抓手”。
(一)建设“一平台”铺设“一张网”
为破解长期以来“民有所呼,谁来回应”的民生难题和”向谁求助,谁来服务”的发展难题,白沙河街道探索搭建“小白来敲门”走访“平台”。该平台涵盖入户采集、现场解决、建立台账、梯次上报、研判分流、跟踪督办、评价反馈、考核问责等流程,形成一套科学化、智能化、专业化、闭环化的诉求“小白即办”受理机制。
街道在综治中心设立“小白来敲门”矛盾化解“网”,将按照“红橙黄蓝”等级划分好的问题进行分流,编号、事件内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间一目了然,从路灯不亮到垃圾桶未及时清理,桩桩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
(二)变“单一处置”为“联合解决”
建起了“1+N+网格”联动化解机制,1为街道“小白来敲门”领导小组、N为相关职能部门、网格为网格村。
长期以来,矛盾化解存在处理难,单个部门往往无法破解,需要联合办公。在“小白来敲门”平台,由街道“小白来敲门”领导小组向相关部门发起通知,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报道”,开展联合行动。
为倒逼部门完成诉求,街道采用了多种考核评定方式:对分流的诉求,办理结果一次验收不过的,重新办理;连续两次不通过,纪工委介入。同时,将办理情况,作为班子和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
(三)网格员架起服务群众桥梁
为了更多的搜集、了解群众诉求,白沙河街道还建立起了覆盖全部村庄的网格员队伍。网格员常年在村庄居住,能够实时出现在群众面前。如,河南雷家雷先生邻居家栽种的树木搭在自家屋顶上,存在安全隐患,雷先生与邻居协商无果后向街道寻求帮助。接到问题之后,网格员立即联系村委和管区,赶到雷先生家进行实地勘察,进行了沟通协调,最终问题得以和平解决。
半夜入户排查、帮助空巢老人......精细化的服务和管理让网格里的百姓逐渐形成共识,“有事儿先找网格员,管用!”
责任编辑:于清林
联系我们:0531—83146857 |
地址:齐鲁法治网-齐鲁法治网 |
邮箱:3011391783@qq.com |
电话:0531—83146857 邮箱:3011391783@qq.com Copyright @ 2022-2025 by www.ql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齐鲁法治网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山东警讯传媒有限公司 |
鲁ICP备20024717号-4 |